【思·恩】 013号||三伏纪事(原创首发)

文章最后更新时间:2022-08-23,由管理员负责审核发布,若内容或图片失效,请留言反馈

  三伏纪事BNE时光枸杞

  郭岩江/文BNE时光枸杞

  每年入伏前,家家户户都开启“三伏攻坚战”。从防暑食品,到防暑药品,再到防暑设备等,多方位多组合的同三伏天抗衡。漫漫盛夏白昼无限拉长,骄纵的太阳肆意释放着热量,千行百业的人开启夏练三伏的历程。民以食为天,三伏天最佳的慰藉方式唯有“吃好”。我的家乡坊间自古就流传着—头伏饺子、二伏面、末伏大饼摊鸡蛋的风俗,而每一家烹制的三大主题面食大相径庭。带着美丽的乡愁,回忆我家的三伏纪事。BNE时光枸杞

  头伏饺子BNE时光枸杞

  初伏,天气进入“上蒸下煮”的连续桑拿天模式,饺子是中国人公认的开胃解馋食物。韭菜+鸡蛋是最经典的饺子馅之一,可在我家韭菜馅饺子、生吃大蒜和大葱是禁忌,母亲认为口中留有异味同人讲话没素养。我家的头伏饺子是茴香+猪肉馅,茴香的清香味,不同于芫荽和芹菜的异香异气。同时茴香和回乡如出一辙,茴香被赋予人情味的寓意。民间传统印象薄皮大馅的饺子,让人吃的过瘾,吃的满足。而母亲手下的饺子如同一枚精巧的小锁,原来母亲的姥姥家曾是官宦之家,日常起居十分讲究,吃小饺子是祖上传下的规矩。BNE时光枸杞

  我们家男主外女主内,锅台是母亲的势力范围,那口七印大铁锅是她的专属。父亲是一名长途货运司机,一年又一年的在路上,只有煮饺子是他下厨的佐证。头伏的热度消磨着人的精力,可头伏饺子依然是大锅煮,烧柴做饭“香”是公认的。当父亲擦亮火柴,灶膛中星星之火瞬间燎原,袅袅的炊烟升起......正值天色氤氲时,左邻右里的头伏饺子前后脚出锅。街头巷尾弥漫着各种馅料的饺子香,普通人家的三伏天序曲开启。BNE时光枸杞

  二伏面BNE时光枸杞

  三伏天又为“苦夏”时节,中伏是三伏天中最热的一伏,身体乏力、疲倦、食欲不振等苦夏之症渐多。渡过苦夏之苦,一碗手擀素凉面必不可少。我家二伏面的卤为棉花籽油+花椒油+水,菜码为长豆角段、黄瓜丝、绿豆芽,佐料为芝麻酱、醋蒜泥等。BNE时光枸杞

  那时家的房子小,土炕成为母亲做手擀面的操作台。母亲手握长长的擀面棍,边撒玉米面,边擀面延展,臃肿的大面团擀成庞大的面片,铺满炕的一角。手起刀落切面下锅,混进滚烫的沸水,为三伏天的热加上一码。为了降温,刚出锅的手擀面捞入拔凉的井水中,霎时间降解二伏天的热。棉花籽油又叫“黑油”,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现在棉花籽油已经从人们餐桌上消失,可那独有的香味是二伏面的灵魂。我家的二伏面没有一点荤腥,菜香,黑油香、芝麻酱香,组合出不同凡响的香味,赢得一家人的味蕾。BNE时光枸杞

  末伏大饼摊鸡蛋BNE时光枸杞

  末伏是三伏天的最后一伏,俗称秋老虎。“热”不是人们休息的理由,经过头伏和中伏的考验和洗礼,人消耗了大量的精力,进补是必不可少的。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,肉和奶是奢侈品,鸡蛋是人增加营养最佳和唯一的食品。那时,几乎家家户户都养鸡,清晨鸡打鸣声此起彼伏,响彻整个村庄。BNE时光枸杞

  到了末伏这天,母亲都会掏空瓦罐里的鸡蛋,散养鸡蛋的蛋黄颜色深。母亲从打鸡蛋、撒葱花、盐一气呵成,她用竹筷沿顺时针快速搅动蛋液,用眼睛余光观察大铁锅底的油温。只听“吱~”得一声,鸡蛋液和食用油发生化学变化,鸡蛋特有的香味扑满屋里屋外。为全家快些吃上末伏的大饼卷鸡蛋,母亲一刻都不停歇。她一边在灶膛里添柴,一边翻动大铁锅里的死面饼,用七印锅烙饼火候很难掌控,可母亲烙饼技艺超群。BNE时光枸杞

  拎起整张大饼,摊上泛着油脂的鸡蛋卷好。张大嘴一口咬下去,大快朵颐的咀嚼,那份满足让人忘却三伏天带来的伤害,所有的恩怨情仇一笔勾销。BNE时光枸杞

  并非结局BNE时光枸杞

  人的一生悠悠万事,有很多人、很多事,走着走着就散了。一年一度的三伏天如期而至,是牵绊一代又一代人的夏殇。三伏天是一位威严的神,毫无情面可言的布下一道道关卡,锻炼着凡人的体魄、意志力和创造力......BNE时光枸杞

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老张部落阁|时光枸杞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取消
微信二维码
微信二维码
支付宝二维码